政策库
政策详情

关于加快推动吴中区制造业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工作方案

吴委发〔2021〕18号
级别:吴中区状态: 有效
分类:产业扶持政策,其他
支持方式:奖励
支持产业:机器人与智能制造
发文单位:苏州市吴中区人民政府

        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是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和制造业融合发展的关键路径,以数字化技术创新为驱动,促进工业经济各种要素资源高效利用,赋能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为贯彻落实苏州市关于加快推动制造业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等相关决策部署,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积极应对制造业发展变革挑战,推动制造业加速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加快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打造创新发展生态,提升资源配置水平,形成完善的智能制造体系,支撑吴中区产业全面升级,推动制造业向产业链、价值链中高端攀升。

        (二)基本原则

        企业主体,市场主导。突出企业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注重从供给侧和需求侧两端发力,激发企业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动力。

政策引领,社会参与。加大政策支持力度,营造良好宽松环境。通过财政、金融等资金带动,引导社会资本更多更好地支持企业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

服务产业,融合发展。创新服务方式,推动智能制造服务机构与制造业融通发展,促进数字化技术应用,引导企业跨界融合,形成优势互补、开放共享、合作共赢的产业发展格局。

        (三)主要目标

        从2021年起,用三年时间,完成全区1000家工业企业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规上企业全覆盖),其中,2021年完成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项目400个,2022年完成300个,2023年完成300个;到2022年,完成全区范围5G基站全覆盖,其中,2021年累计建成5G基站3000个,2022年累计建成5G基站4000个。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项目主要包括智能制造诊断服务项目、智能化数字化改造项目、企业上云项目、示范标杆项目、智能制造基础管理能力提升项目等。

        二、工作举措

        (一)加大诊断服务力度,持续引领两化转型发展

        持续发挥智能制造诊断服务的引领作用,继续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为企业提供智能车间(工厂)诊断,顶层规划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从细分行业、细分领域组织实施更多诊断服务,2021年开展诊断服务不少于100家企业。通过专家深入工位、产线、车间一线的“入驻式”服务,推动智能制造技术资源与企业深度对接,带动企业加大技改投资力度,提升智能制造水平。到2023年,累计为全区300家左右企业提供智能制造诊断服务。

        (二)树立打造标杆示范,带动企业深度全面改造

        设立工业企业智能化改造贴息奖励资金,鼓励企业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对生产设施、工艺条件和管理服务等进行改造,提升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通过树立一批综合效益显著的示范智能车间和智能工厂,引领企业智能化发展。2021年,建成50个示范智能车间(工厂);到2023年,累计建成示范智能车间(工厂)150个。强化工业互联网在十大产业集群的应用,打造全产业链、制造全流程、产品全生命周期管控的工业互联网标杆工厂。2021年,建设市级以上工业互联网平台4个、解决方案商7家、标杆及典型应用10家;到2023年,累计建成市级以上工业互联网平台10个、解决方案商20家、标杆及典型应用30家。

        (三)鼓励技术服务输出,加速行业智能化推广

        引进和培育相结合,建立吴中区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名录,制定区级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星级供应商评分标准,积极推荐列入名录的供应商参与我区企业智能化建设改造。支持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联合装备供应商、软件开发商,推进智能制造装备、核心软件、工业互联网的集成应用。支持大中型企业剥离软件开发、系统集成、信息服务等技术业务,成立独立法人实体,在服务原企业的同时,面向行业、面向社会,提供专业的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服务。每年评选一批技术服务输出标杆企业,鼓励标杆企业依托自身技术优势输出解决方案和经验,为同类型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提供智能化改造支持和帮助,“以点带面”引领行业应用。到2023年,列入吴中区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名录的企业超过50家,累计服务企业1000家;培育形成6家具有国内影响力的本土化、品牌化省级智能制造领军服务机构。

        (四)聚焦重点行业领域,提升智能化数字化应用水平

        加快以“苏云”工业互联网平台为代表的标识解析节点建设,推动标识解析在设计、生产、服务等环节的应用。围绕重点行业深入实施智能制造诊断服务,促进工业企业采用智能装备、先进工艺和信息化管理系统等方式进行智能化技术改造,推进机器人在传统产业领域的广泛应用。支持工业企业核心业务系统和重点设备“上云上平台”,加大对三~五星级企业上云的补贴力度,提高数据的流动性和价值。加快推进5G基站建设和全光纤网络部署,推进“5G+工业互联网”融合发展,打造一批可复制的“5G+工业互联网”典型应用场景,夯实企业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的基础。2021年,全区推广应用工业机器人400台,实现星级上云企业100个。推动重点行业智能化、数字化工作做实做深,取得良好效果后,再向区内其他行业快速复制推广。到2023年,全区推广应用工业机器人1000台,实现星级上云企业300个。

        (五)加强创新支持力度,推动关键领域技术突破

        依托赛迪研究院、协同创新中心、智能制造研究院等公共创新服务载体,围绕国产装备、国产数控系统、国产工业软件目标,推动行业龙头企业与工业互联网平台、云服务商、智能制造技术和系统集成商等开展产业链关键核心技术和装备攻关,掌握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技术、新产品、新装备,支持智能装备和核心零部件研发和首购首试。以创建省级软件名园为契机,依托苏州(太湖)软件产业园,积极对接华为、浪潮、360、赛迪等国内行业领军企业,加大各类工业软件培育和使用,加快工业大数据和工业APP发展。推进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建设,到2023年,建设不少于2个省级以上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精准服务企业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加强标准创新引领,鼓励区内企业积极参与制定国家、行业和地方标准,完善重点产业智能化和数字化相关标准体系。

        (六)深化工业互联网平台,完善数字化生态服务体系

        聚焦重点行业,着力打造“1+4+N”的工业互联网生态体系,即以国家级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综合型二级节点(苏云工业互联网平台)为基础,构建标识解析泛在网络,加强标识解析推广应用;拓展和深化“4”大枢纽平台,发挥平台资源的虹吸效益及智库能力;打造“N”大标杆企业及行业平台,培育更多细分服务平台,探索并输出一系列先进数字化平台服务,充分彰显工业互联网为制造业转型升级赋能作用。鼓励金融机构创新金融服务机制,设计推出专项金融产品,加大对智能装备企业、实施“机器换人”企业和数字赋能企业的贷款支持力度。加强人才引进和培养,对符合条件的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人才予以一定支持,加快智能制造人才学科体系和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充分发挥联盟作为政府与企业之间的桥梁纽带作用,支持其开展政策宣讲、供需对接、技术交流、业务培训、项目管理等公共服务,放大资源汇聚效应和倍增效应,带动全区制造业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发展。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根据本方案,结合吴中实际,成立领导小组,明确责任领导和部门,制定出台相关实施细则。各部门要加强协调配合,注重上下联动,建立形成推进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的机制,创新工作方法,加快组织推进,确保各项任务按照进度及时落实完成。

        (二)加大政策支持

        各部门在积极争取国家、省、市级相关资金支持的同时,出台精准扶持政策,努力构建多层次、宽领域的资金保障体系,助力企业开展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强化政策联动、形成合力,发挥政策引导带动作用,为企业智能化数字化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三)强化任务落实

        各地各部门要根据工作目标,细化任务分工,明确工作职责,强化时间节点,加强考核监督。确保各项指标任务按时完成,保证企业切实享受到政策实惠,通过实施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提升智能制造水平,实现全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延伸阅读
根据标签自动聚合以下内容